close

 

ok~我也看了海角七號。比我想像中還好看,我很喜歡,或者該說~是我今年最喜歡的電影,遠遠超越赤壁與黑暗騎士。

這部電影的票房,以國片來說簡直是奇蹟了,但是持平來說,它還是有不少連我這個外行人都能瞧破的缺點。比方剪接畫面縈亂,友子跟阿嘉的愛情突兀,幹聲連連,有些笑點對話與爭執太過刻意造作‧‧‧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樣的感覺。

但是,即使海角七號的缺點是那麼顯而易見,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愛它,甚至可說是被感動了?我覺得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大主題,講的就是感情。

讓我感動的當然不是友子跟阿嘉的愛情(事實上我認為他們的愛情沒有寫好很可惜,而且男女主角的演技也還不夠),而是那七封情書。

情書的內容極為感性,有些句子教人聽著能在心底蕩出漣漪,比如:「但願這道彩虹,足以跨越海洋,連結我和你」。那位日本老師對友子的思念,透過旁白的方式,更加撩人遐思。

導演魏德聖自己說了,他以為戰爭過後所留下的,不應只有仇恨與遺憾,或者還有情感與離愁。他是用這樣的視野,來解讀一個日本人離開台灣的心情,倍加感性溫暖。

我想到在將太的壽司裡,也有一個小故事。有位曾經幫助過將太的穴子魚壽司店的老闆,他夫婦的兒子很多很多年前,便在中國失散了(因戰亂暴發),後來他們夫婦回到日本,直到近年才有了兒子的消息,原來他後來被一對中國夫婦收養。對那個長大成人的日本小孩來說,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,當然令人高興,可是他卻婉拒親生父母的要求,返回日本,只因他對他的養父母也有很深刻的情感,不忍心離開他們。最後就是穴子魚老闆夫婦也搬到了中國,讓兒子能陪伴親生父母與養父母,可說是皆大歡喜。

海角七號的情書,會讓我聯想到一部日本電影「情書」,但比「情書」還要動人。動人的部份,更多是來自於觀眾自己對於異國兒女戰亂離別的想像。

另一條支撐電影故事的線,則是恆春那一干小人物各自的故事,茂伯啦、水哇啦、馬拉桑啦......這個樂團是一個「表現自己,實現夢想」成果,而完成這個「成果」的,卻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平凡人,老至茂伯,小至大大。看到樂團的表演,內心會有種感觸,未必只有大人物才能凝聚焦點,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特色,是足以發光發熱的。幾乎可以說,海角七號由於想表達的人物太多,近乎有點鬆散縈亂,但是最後卻有著很漂亮的收束;也許它沒什麼鮮明或深奧的主題性,卻因平凡而貼近人心,讓你不斷想去咀嚼出更多深意。

海角七號讚揚聲不斷,也不乏批評,比如我的表弟就覺得soso,覺得拍得很粗糙。幸好除了粗糙之外,我還看到了別的。

也有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,比如海角沒有深刻反映本土文化,有的只是髒話跟電子花車,又或這部電影沒有值得學習的價值觀,不能算是好電影...之類,營養到讓人說不出話來的理由。從來也不知道,原來所謂的好電影,就是要深刻反映一地的文化(這好像是觀光局該做的事),要有值得學習的價值觀(為什麼?因為人民需要教化@@?)

有些人連看也不屑去看,但在批判起海角七號之時,卻儼然是一副電影達人的姿態,還知道海角七號媚日@@?偏偏我這個看過的人,還弄不清楚這電影媚了日本什麼呢?(攤手)

有些人自己時時刻刻謹記著時代仇恨,便要別人也念茲在茲。看到海角七號票房奇高,眼紅了,只好將想像力放張到極限,好方便理歪氣壯的批判之。

對我來說,好電影就是在欣賞的時候能引我入勝,想表達的東西能說服我或者感動我,這樣就夠了!至於一些要將任何文藝都投以政治角度的冰冷解讀,魏導或許只會莞爾一笑吧!

下文是轉貼自中時電子報~個人覺得寫的很好,故分享之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《海角七號》沒主體意識?

  • 2008-10-11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劉進興】

     一樣看花兩樣情。《海角七號》大獲好評之際,出現兩篇獨排眾議的評論。

     第一篇是許介鱗在《聯合報》發表的的〈海角七號…殖民地次文化陰影〉。他認為「海角」充斥著搞笑、媚俗、本土、浪漫、音樂等流行文化的討喜元素,卻未能激起對日本敵愾同仇的情操,不過是美日「次文化」的大拼盤。片中不斷以日語朗誦情書,在他眼中則是「對日本人離台的依依不捨」,因而感嘆殖民地文化的陰魂未散。

     第二篇是陳宜中在貴刊發表的〈海角七號的台日苦戀〉。他認為魏德聖導演用心良苦描寫的是台灣對日本的苦戀。這段苦戀不只是台灣女性友子對日本男老師的痴情,也是台灣人對日本的「被殖民慾望」,中華民國則因為是「拆散台日姻緣」的「第三者」而被排斥。陳君擔心,「台灣人的悲情」理應抵抗一切外來的壓迫者,如今卻轉變成「無法得到日本的愛」的悲情意識。他猜想台灣年輕人因為排斥中國,才喜歡較先進的日本,而《海角七號》看似本土,卻選擇了跟「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」,其實缺乏「台灣主體意識」。

     看《海角七號》又笑又流眼淚的我,讀到這兩篇評論,有點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 首先,不要過度詮釋愛情與電影。電影是大眾藝術,好看不好看是檢驗電影的唯一標準。有的電影又好看又有哲學思想,有的電影只是好看,兩者我都喜歡。過去國片沒人看,一直怪環境不好,觀眾沒水準,其實很好笑。真正的原因是太多導演不會說故事,把電影當作論文拍。

     《海角七號》抓到了將愛情與流行文化結合的秘訣,又有適當的搞笑,讓大家在笑聲中回味自己的戀情,如果這叫媚俗,媚俗一定是個好東西。魏導演千萬不要聽信評論,把電影拍得敵愾同仇,讓大家又開始打瞌睡。

     至於要對日本敵愾同仇,更令人莫名其妙。不同人有不同的仇恨情結。有的人因為親身遭遇而痛恨從前的「共匪」或現在的中國。有人因為親人在二二八或白色恐怖受難而痛恨國民黨。最離譜的是,我的朋友劉君,因為王姓女友移情別戀而痛不欲生,愛看歌仔戲的祖母卻說,以前王莽篡漢,你們本來就不該在一起。

     仇恨跟放射性一樣,是有半衰期的。將以上各種仇恨按時間順序排列,就知道最可能被敵愾同仇的,恐怕不會是日本;以此要求導演,實在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 其次,什麼是台灣主體意識?陳君想像中「被動等待日本救贖」的亞細亞孤兒意識固然不是,而想像可「等待中國救贖」的恐怕也不是台灣主體意識。好在年輕世代不像上一代一樣被歷史綁架。他們充滿自信,一個背包跑遍全世界,乘著網路遨遊天下。遭遇愛情時,不再有王莽篡漢、甲午戰爭、或者二二八情結。愛恨皆空,自由自在,這就是新的台灣主體意識。

     不要認為新的主體意識缺乏哲學基礎。自由、民主、博愛取代了君君臣臣的的四書五經。新世代將用新的價值來評鑑日本、中國、或其他父祖留下來的歷史情結,再怎麼提高教科書中文言文的比例,也無法阻止新時代的來臨。

     也不要認為新世代是沒有根的全球化浮萍。《海角七號》中的馬拉桑、水蛙、茂伯仔讓恆春在他們心中栩栩如生,台灣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共同體,在他們遨遊世界時,念念不忘。

     自信健康的年輕世代將決定台灣未來的面貌。上一代能夠作的就是,不要在他們有機會之前,把這個國家搞砸了。

     (作者為台灣科技大學教授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ac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